光伏發電板鋪滿屋頂,提供綠色能源。(廈門港務集團供圖) 本報訊 (記者 徐景明)在廈門港,越來越多的倉庫、辦公樓頂上鋪設了藍黑色的光伏發電板。日前,廈門港保稅物流園區#6倉庫395千瓦分布式光伏項目正式投產發電,使全港此類項目發電能力突破1兆瓦,后續,還將有超過4兆瓦的光伏項目公開招標或進入可研評審,不僅助力打造高顏值城市,也探索出一條節能減排、降本增效的可持續性發展之路。 港口碼頭場地“無遮無攔”,擁有倉庫等較大屋頂面積的建筑物,光伏發電條件良好。比如,廈門港保稅物流園區#6倉庫、廈門集裝箱碼頭總部大樓、海潤碼頭綜合樓、海天碼頭12#倉庫、保稅物流園海滄倉庫等,均已鋪設光伏發電板。 “光伏發電板的使用壽命可達25年,在屋頂增設此類項目,好處很多?!睆B門港務控股集團旗下廈門自貿相關負責人介紹,目前,全港5個光伏項目的總發電能力已達到1.35兆瓦,按照廈門日照時數1200小時/年計算,目前每年可發電160萬度,可替代標準煤約580噸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300噸,年均發電收入約100萬元。 記者了解到,廈門自貿還將在廈門港漳州港區、高崎漁港、嵩嶼碼頭等多地建設光伏項目,在建、進入可研評審的項目總發電能力超過4兆瓦,為綠色智慧港口建設提供綠色能源保障。
【來源:廈門日報】
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向原創致敬